web 2.0

Web 2.0 是一種知識導向的環境。人與人之間互動而產生出的內容,經由服務導向架構的網路程式,在這個環境被發佈,管理和使用。

Tim O'Reilly 舉出幾個可以被稱為 Web 2.0 的網站系統(有一些甚至不是特定網站),例如 DoubleClick 是 Web 1.0;Google AdSense 則是 Web 2.0、Ofoto 是 Web 1.0;Flickr 則是 Web 2.0、大英百科線上 (Britannica Online) 是 Web 1.0;Wikipedia 是 Web 2.0、個人網站是 Web 1.0;Blog 是 Web 2.0 等。以上 Web 2.0 網站都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的使用者基礎,而且他們都有某些共通的元素。

主題樹 # sremaerD15 年前 建立

外掛主題樹:

回應

排序: 依評價 | 依時間 RSS
標題
什麼是Web 2.0?
網址
http://dreamerscorp.com/blog/?p=98
摘要
Web 2.0這個名詞變得流行起來大約是2004年O'Reilly Media Web 2.0會議後。 雖然這名詞代表全球資訊網(World Wide Web)的演進,但是從Web 1.0到Web 2.0,並非是新的技術標準,而是一種觀念上的革新。

Web 2.0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,但是Tim O'Reilly透過對於Web 1.0和Web 2.0的比較,試圖找出一些區別的原則。

Web 2.0的技術發展AJAX、Blog and Wiki、Mash-up、RSS Feeds、Web APIs、Widget。

評 價 0

你認為?

正評 負評

回應 1 # sremaerD15 年前 發表

標題
什麼是Web 2.0
網址
http://www.itmag.org.tw/magazine/article_single_138.htm
摘要
Tim O`Reilly 發表

關於「Web 2.0」這概念,是從O'Reilly與MediaLive討論國際研討會議題開始的。Dale Dougherty這位網路先驅者,同時也是O'Reilly公司的副總經理,注意到一個事實,自從網路崩盤後,許多重要、精彩,極受歡迎的網路新應用,突然有規律地出現。從達康崩盤中倖存的網路公司,似乎都有一些共同點,這是否意味達康崩盤正代表重要的網路轉折點,或者我們可以把這些新應用的特徵,統稱為「Web 2.0」呢?我們發現,Web 2.0的網站特徵已經被廣泛運用,而且網路上也出現許多Web 2.0的線上研討網站。

評 價 0

你認為?

正評 負評

回應 2 # sremaerD15 年前 發表

標題
What is Web 2.0?!
網址
http://people.debian.org.tw/~chihchun/2006/04/06/what-is-...
摘要
有人把他當作純粹的單一技術、有人認為是某種服務、其他人認為那只是令人鄙視的炒冷飯行銷手段,更多人趁機的把各自訴求或產品掛上 Web 2.0 字眼。最後網路上喧譁著各自表述、片面而偏執的文字。

Web 2.0 或許的確只是 Buzzword,這個過度簡化的符號顯然為許多人帶來迷思與困惑。它看起來像是某種進化過的網站技術,或是網路泡沫時期過度渲染的先進科技,當初 Tim O'Reilly 與 Dale Dougherty 製造出這個符號時,並沒有對它進行具體的陳述,而是以例子來詮釋這種無以名狀的運動。由於缺乏明顯的定義,又或是向下圖那些不知所云的頭字語廣泛的出現在各種文獻中,造成認知上的差距,最省事的辦法似乎是指稱 Web 2.0 只是一個騙局。 你若走到 Web 2.0 研討會,問某個人甚麼是 Web 2.0,幾乎每個人都會給你不同的答案,這是一個尚在自我擴散的符號。

評 價 0

你認為?

正評 負評

回應 3 # sremaerD15 年前 發表

標題
Wikipedia
網址
http://dreamerscorp.com/blog/?p=121
摘要
維基百科(Wikipedia)是自由、免費和多語言的百科全書編寫計劃,由吉米·威爾斯和拉里·桑格於2001年1月15日基於Wiki技術成立,目前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多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,伺服器主要在美國佛羅里達州。其成立目標為全人類提供內容開放的 百科全書──可以自由的選擇語言、自由的訪問以及自由的編寫。

評 價 0

你認為?

正評 負評

回應 4 # sremaerD15 年前 發表

標題
豆瓣
網址
http://dreamerscorp.com/blog/?p=218
摘要
豆瓣(douban)是一個以書評、影評、樂評串連人群,並藉此找到同好的網站。使用者可以在豆瓣收藏以及評論書籍、電影、音樂,並且透過豆瓣的一些機制(即豆瓣猜,根據你已經有的評價和收藏猜測你會喜歡什麼)找到可能感興趣的書籍,此外豆瓣的成員可以組成各式各樣的小組(類似讀書會或交流區),藝文和線上活動也相當興盛。豆瓣是2005年3月由楊勃創立於中國,其名稱是來自於楊勃在寫該網站原始碼所在的地點:北京豆瓣胡同的咖啡館。楊勃將豆瓣的核心思想總結為,「可以發現不同的東西,並且適合自己」,豆瓣擴大了推薦的群體,你會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薦,這「可以理解為一種以書等具體物體為媒介的人脈關係網」。

評 價 0

你認為?

正評 負評

回應 5 # sremaerD15 年前 發表

討論

目前還沒有資料